6月28日上午,市建委和市文廣集團在杭州大江東產業(yè)集聚區(qū)義蓬安置房項目現場舉辦了“服務建筑工人 共享智慧杭州”文化教育系列活動啟動儀式。這標志著,全國首創(chuàng)的“建筑工地融媒體”送文化教育杭州模式正式開始。
啟動儀式由杭州大江東產業(yè)集聚區(qū)管理委員會、杭州市城鄉(xiāng)建設委員會、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主辦,杭州市建筑企業(yè)管理站、杭州文廣投資控股有限公司、浙江省一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辦。
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、文明辦主任鈕俊,杭州市城鄉(xiāng)建設委員會黨委書記、主任孔春浩,杭州市大江東產業(yè)聚集區(qū)管委會副主任董蔣燦,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總裁余新平,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崔峻出席本次活動啟動儀式。
什么是“建筑工地融媒體”杭州模式?
建筑工地融媒體”整合了電信網、廣播電視網與互聯網三網資源,將黨的“十九大”精神宣講、安全防護和文明施工常識、質量操作技能、法律服務等內容,通過“工地移動互聯網服務平臺”推送給務工人員,方便他們在閑暇時間在線學習,也為他們提供互聯互通便利。
在義蓬安置房項目工地上,安全員老劉對我們說,今年的“安全生產月”,他們又多了一項法寶,在線安全教育成為他們崗前培訓的“課外作業(yè)”。
“這次活動是杭州智慧城市建設服務建筑企業(yè)、培育新時代產業(yè)工人隊伍的‘連線’——這頭連著全市3000余個建筑工地的幾十萬建筑工人,那頭連著建筑工人需要的專業(yè)知識、信息技術和家庭親情。”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說。
“建筑工地融媒體”杭州模式是怎么形成的?
一直以來,市建委高度重視一線建筑工人的精神面貌和技能素養(yǎng),通過推進工地黨建、創(chuàng)辦民工學校、開展崗前培訓、強化實名制管理、推進“浙江無欠薪”行動、開展關心關愛務工人員實踐活動等載體,努力培育新時代建筑產業(yè)工人隊伍,推動建筑工人共建共享“美麗杭州”品質生活。
從去年8月起,在市委宣傳部、市文明辦的指導下,市建委聯合市文廣集團開展wifi進工地試點工作,在百余個建筑工地生活區(qū)安裝網絡設備,成功實現首批“建筑工地融媒體”項目上線運行。目前試點工地建筑工人可通過手機在工地生活區(qū)自由上網,流暢地收看中央一套、浙江衛(wèi)視、杭州綜合頻道等二十多個電視頻道,還可以包月享受無限上網流量。
系列活動有哪些內容?
今天的啟動儀式后,“服務建筑工人 共享智慧杭州”文化教育系列活動正式推出。
市委宣傳部、市文明辦、市建委、市文廣集團將搭建“部門聯合,市區(qū)聯動,全社會參與”的工作機制,依托“建筑工地融媒體”技術拓展工地網上建筑工人服務平臺功能和內容,將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、安全生產防護和文明施工常識、工程質量管理和職業(yè)操作技能,以及文明禮儀、法律服務、權益維護、健康知識、職業(yè)病和艾滋病防治、垃圾分類、民工服務等內容規(guī)范化,讓更多的建筑工人可以在工作閑暇之余學習知識、享受便利、獲得實惠。
下半年,建設部門充分整合建筑工地黨建和民工學校學習資源,形成“八送進工地”網上平臺,讓各類資源從PC端向手機終端延伸,各類信息推送從面向建筑企業(yè)、項目負責人到面向建筑工人,實現建設工地民工學校和工地黨建教學資源、教學效率、教學成果最大化。
在啟動儀式上,孔春浩主任發(fā)表講話。他指出,本次活動是在建筑工人隊伍中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打造新時代“建筑工匠”,同時也是關心關愛建筑工人精神文化生活、加強職業(yè)教育、培養(yǎng)產業(yè)工人的有效舉措。
同時,他對下一步如何全面開展好文化教育系列活動提出三點要求:一、提質擴面,加快項目推進,整合電信網、廣播電視網與互聯網三網資源,將“三網資源”供給和“八送進工地”服務需求融合起來,將開展系列活動與智慧工地建設緊密結合起來,立足工地實際和工人需求,將“建筑工地融媒體”技術應用覆蓋面向全市建筑工地拓展。二、精心組織,提升服務水平,建設行業(yè)系統各單位、各部門要深刻認識豐富一線建筑工人精神文化生活、依托線上平臺提升作業(yè)人員綜合素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精心組織、周密部署,共同推進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。三、總結經驗,加強宣傳推廣,以學習交流、現場觀摩和線上活動的形式,宣傳展示“建筑工地融媒體”應用優(yōu)勢,在全市建筑工地形成“互聯、互學、互看、互比”的網上文化教育氛圍。同時充分借助文化廣電的媒體優(yōu)勢,在全省乃至全國推廣“建筑工地融媒體”杭州模式。
當天,市建委機關及直屬單位,各區(qū)、管委會住建(規(guī)建)局相關負責人,在杭建筑企業(yè)代表,集團義蓬安置房項目部有關人員及建筑工人代表,中央及省市級媒體代表等150余人參加啟動儀式。(轉自《杭州建設》、第一分公司供稿)